本文以技术介入引发的身体表演及观演异化为研究对象,结合身体现象学、技术哲学和文化批判视角,探讨身体表演的媒介嬗变、表演认知的范式转型、交互实践的奇观重构以及技术身体的未来辩证四重维度。针对虚拟义体的知觉代偿危机、算法虚体的具身剥蚀、混合肉身的时间性撕裂等问题,提出“重返身体本体的观演契约、情感交互的伦理深化、数据主权的制度保障”三种救赎路径。
技术介入;异化;具身剥蚀;伦理救赎
[1]贾力娜,郑超然.从“数字人”到“数字剧目”的创新性探索[J].中国戏剧,2024(6):45-46.
[2]张净雨.数字后人类身体的美学建构与意义生成[J].当代电影,2020(7):152-158.
[3]甘森忠,潘天旖.动态图形虚拟身体表现形式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08):242-252.
[4]雷济菁.沉浸式音乐表演的审美体验机制与实践策略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5(2):131-142.
[5]牛春舟.身体知觉视阈下的数字装置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
[6]滕锐.新媒体艺术“亚审美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8.
[7]王大桥,刘晨.数字化时代个体的感觉新变与意义共振[J].南京社会科学,2022(3):1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