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论坛
基于“1+3+2”教学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宁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作者
赵广迪;孟劲松;周卫红;李雪
摘要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知识逆流”现象,以及企业对毕业生日益提升的价值观-知识-能力复合要求,辽宁科技大学率先实施“1+3+2”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1)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定位重构专业特色;2)横向延伸产业链知识,纵向融入跨学科模块,强化终身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3)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推进校企共建课程,将AI素养培育贯穿课程体系;4)增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环节;5)建立课程思政实施效果量化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使毕业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了鞍钢等头部企业的高度认可,为地方高校破解“人才供给-产业需求”结构性矛盾提供新范式。

关键词

“1+3+2”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参考

[1]王凯.新工科背景下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东印刷,2024(1):14-15.

[2]翟诺,郝伟杰.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三位一体”培养路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22):66-68.

[3]王清辉等,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龙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24,42(2):68-75.

[4]项松林,魏静,孙悦.新时代地方高校发展教育新质生产力的使命担当与着力方向[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3(1):87-92.

[5]李鸿飞.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实验室创新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5):1-2.

[6]李志强,康慨,王开婕,等.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以人为本”建设模式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4(2):1-4.

0.0710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