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数字技术发展不仅是技术工具的迭新,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革命性重构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思政课正在从“传统思政”的单向灌输向“数字思政”共生共创模式的转变,这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分析高校思政课智能化升级的逻辑理路,从思政教师、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分配、协同育人多方面分析高校思政课转型变革的现实困境,进而从教师、协同机制、智能平台方面探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智能化升级的实践道路。
智能化升级;思政课;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教育资源
[1]罗永辉.以新质思政工作能力推动高校精准思政:内在机理、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J/OL].思想战线,1-9[2025-06-1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3.1002.C.20250511.2029.002.html.
[2]李江楠.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行动”进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45(14):22-26.
[3]路涵旭.数智赋能: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伙伴关系的构建进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5,43(5):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