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数字化转型的日益深入,高等院校正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摆在教育目标的核心位置。从学生的数字素养视域出发,揭示提升高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在教学模式革新、课程改革实践与育人体系升级三个维度的赋能效应。通过问题引领式教学融合翻转课堂与混合教学模式,实现技术应用、思维训练与实践操作的深度结合;依托多学科知识与数字化素材重构课程体系,推动创新素养有机整合;借助元认知开发、协作式学习框架与创新赋能系统,激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潜能。研究旨在为高校更新教学观念、重组课程结构、构建数字学习空间提供理论支撑,助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升级。
高校学生; 数字素养; 创新思维
[1] 刘延君,唐婧.数字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辽宁丝绸,2025(2):146-148.
[2] 李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开发研究[M].文化发展出版社:2023.
[3] 古艾琳,陈融,孟猛猛.大学生数字素养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5,38(6):56-64.
[4] 郭姿辰,欧阳霞.大学生数字素养对智慧课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2025,46(2):101-106.
[5] 李威震.以PLD课程为例强化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探讨与实践[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2):83-84.
[6] 姚丽敏.高职院校大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5(16):51-53.
[7] 陈默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探究[J].就业与保障,2020(9):82-83.
[8] 刘义,康江平,陈星.大学生科技创新和专利撰写能力培养模式探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专业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改革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5(13):109-112.
[9] 盐城工学院.新工科建设与未来技术学院新闻报道[EB/OL].(2024-05-16).https://www.ycit.edu.cn/info/1054/71876.html.
[10]陈巧巧,刘德胜.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性思维训练实践一体化模式探索[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4,16(5):75-77.
[11]马晓曙.“三阶五环”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效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3,14(19):100-102.
[12]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网.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意项目大赛获奖公示[EB/OL].(2024-05-20).https://jwc.csuft.edu.cn/cxsj/cxsjxw/202405/t20240520_157115.html.
[13]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渗透模式研究立项公告[EB/OL].(2024-07-01).https://onsgep.moe.edu.cn/storage/onsgep/onsgep/cn/article/2024/07/63cdb08b9d43657bd610048a8bdeaeb5.pdf.
[14]杜进华,冯红艳,梁岩.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训练教学模式——以郑州大学交通工程专业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7):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