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本科视唱练耳课程的评价存在人工评分效率较低、评分较为主观、反馈信息滞后等局限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将Python技术应用其中,采取“数据采集—分析—反馈”的运行模式进行智能化运管,进行音频信号的量化,建立指标模型,达到对学习效果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实验结果表明,Python技术能够提高评价效率和评价结果客观性,还可以促进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并实现教学中对评价技术的精细化使用,从而实现教育智能化的功能,以实现精准教学。
Python;视唱练耳;课程评价;音频信号处理;个性化反馈
[1]张蒙.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J].南腔北调,2025(12):62-64.
[2]于洋.视唱练耳分级教学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4(1):117-123.
[3]于丹丹.关于流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体系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1(30):103-104.
[4]范宇,于丹丹.流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体系的构建分析[J].艺术家,2020(12):104-105.
[5]梁静如.高师视唱练耳课程评价取向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