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针对中职会计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构建“问题诊断—理论创新—模式设计—实施保障”四维框架的校企协同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动态课程体系开发、“双导师制”教学创新、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实现“岗课赛证”融通培养。该模式在浙江、深圳、陕西三地中职院校试点投入使用,结果表明学生岗位适应期缩短、企业满意度提升、技能认证通过率提高。研究为中职会计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中职会计教育;校企协同;教育教学模式;双导师制
[1]徐梦娜.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6):122-124.
[2]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3]张景发.协同理论视阈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9):110-111.
[4]徐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5):69-70.
[5]黄俏颖.智能财税“1+X”证书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纳税,2019,13(36):56-57.
[6]周耕夫,李栋学.工学结合:期待制度与法规的哺育——来自德国“职业教育合同”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5-7.
[7]刘丽琼.产教深度融合下“共享会计工厂”会计实训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0(3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