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内容更新滞后、课堂吸引力不足、学生参与度低等困境。人工智能凭借智能生成、互动分析和数据追踪等优势,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契机。本文从教学内容、课堂交互、学情反馈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AI赋能路径,并以典型案例加以验证。研究表明,AI有助于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育人实效,但仍需关注技术应用与价值引导的平衡,以推动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教学
[1]肖鹏,陈晓蕾.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内涵、价值及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21):32-37.
[2]刘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的逻辑基础与实践路向——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构建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4,44(23):2.
[3]金春丽,房梦娇,李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建设:蕴意、原则、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教,2024(12):129-135.
[4]王亢抗,任怀艺.5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11):124-130.
[5]李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技术赋能、风险隐忧与现实进路[J].中国电化教育,2024(11):123-127.
[6]梁海娜,岳爱武.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现策略[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6):61-69.
[7]赵美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8):151-159.
[8]刘红,王岚.元宇宙视域下数智技术赋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民族学刊,2024,15(8):113-121.